暗夜潜入者!这些迹象说明你家已被小家鼠占领,是时候开始灭鼠计划了

#行业资讯 ·2025-05-07

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静时,听到厨房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?或是发现储物柜里的米袋被咬破了一个小洞?这些恶作剧的始作俑者,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——小家鼠。

 

1认识小家鼠

外貌特征:小家鼠体型小巧,成鼠体长一般在60 - 90毫米,体重7 - 20克 ,纤细的尾巴与身体长度近乎相等。它们毛色多样,通常背部呈棕灰色、灰褐色或黑褐色,腹部为白色、灰白色或浅黄色。这样的毛色有助于它们在各种环境中隐蔽。小巧的体型赋予小家鼠出色的适应能力。凭借狭窄的身体,它们能轻松钻进仅硬币大小的孔洞,在建筑物的缝隙、家具背后、仓库角落等地方安营扎寨。无论是温暖的南方还是寒冷的北方,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,小家鼠都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。

 

生活习性:小家鼠是夜行性动物,白天通常躲在阴暗的角落休息,夜晚则出来活动觅食。它们行动敏捷,善于攀爬和跳跃,能够轻松钻进狭小的缝隙。

 

繁衍食性:小家鼠是杂食性动物,食物选择广泛。在野外,它们以植物种子、果实、根茎为食;在人类生活区域,则对谷物、粮食制品、油料作物、蔬菜水果等都来者不拒,甚至会啃食纸张、皮革等。

小家鼠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,堪称动物界的生育高手。雌鼠性成熟早,出生后4 - 6周就能受孕,孕期仅19 - 21天。每年可产仔6 - 8胎,每胎产2 - 10只幼崽。幼崽成长迅速,出生后3 - 4周就能独立生活并开始繁殖。如此惊人的繁殖速度,使得小家鼠种群数量在适宜条件下短时间内就能急剧增长。

 

2小家鼠与人类的关系,利弊兼具

害鼠之名: 作为四害之一,小家鼠会偷吃粮食、破坏家具、咬坏电线,小家鼠是多种病菌的携带者,如鼠疫杆菌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,能传播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,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。

 

实验动物:另一方面,由于体型小、繁殖快、基因与人类相似,小家鼠成为了重要的实验动物,为医学、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

3如何防治小家鼠

保持环境卫生: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,封堵墙壁和地面的缝隙,减少小家鼠的藏身之处和食物来源。

物理防治:使用鼠笼、鼠夹、粘鼠板等工具捕捉小家鼠。

化学防治:使用安全有效的灭鼠药物,但要注意安全,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。

 

4关于小家鼠的趣味知识

小家鼠的牙齿会不断生长,因此它们需要不断啃咬硬物来磨牙。

小家鼠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,能够察觉到人类无法感知的气味和声音。

小家鼠是社会性动物,它们会通过超声波进行交流。

 

声明:本文内容由马小虫综合整理自网络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敬请告知我们更正或删除。

 

专业技术团队 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

如有任何疑问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

  • 028-87134416

  • 成都市金牛区金周路黄金珠宝中心4栋1902号

  • 3994181976@qq.com

  • 微信小程序

  • 微信公众号